鷹流牛肉麺『牛和香 ushiwaka』

0%
0 推
0 不推
0 則評價
店家資訊
地址
台北市 信義區 忠孝東路五段183號
備註
於2024年3月1日重新開幕,以牛肉湯為主體,營業時間需看粉專每周公布。
官方認證
k
kat_tun910
編輯群
鷹流牛肉拌麵+醬油鷹流極濃牛肉麵+鹽味超級濃2929牛肉沾麵

【寫在食記前】牛肉拉麵?牛肉麵?


牛肉麵在台灣可以說是台灣食物的代表之一,也是普遍大家記憶中會有的那個風味。而牛肉拉麵則是日本拉麵詮釋一樣牛的食材,卻有著跟記憶中不同風味的味道!


牛肉拉麵在台灣在幾年前可以說是小眾市場,頂多出現牛骨拉麵但是叉燒還是使用豬而非都是牛。

近年開始已經有連肉開始也用牛肉呈現,而且也有店家用曾經是小眾口味的品項都主打且成為排隊人氣店!


而台灣第一個拋出進化牛肉麵的店家就屬鷹流了,早在好幾年前就有聽過當時社長要做牛肉麵,在10年前也參賽過台北的「牛肉麵節」獲得銅牌,去年則是第二次參賽不過可惜沒有受到青睞,雖然我覺得是選錯參賽組別(清燉),因為跟普遍大家記憶中的清燉牛肉麵差異蠻大的,如果是創意組我覺得就非常有機會獲獎了,這是我的看法。


鷹流的牛肉麵後續在台灣總店終於掛上招牌,近期都是販售這款,四~日晚上的營業時間。

我也近期吃了幾次把各品項都收過一遍,這間就是:



牛和香USHIWAKA

▎區域/鄰近地點:台北市/捷運市政府站出口4

▎用餐時間:幾乎沒排到,只有沾麵剛好有惡鬼限定有排到半小時

▎拉麵名稱/價格:醬油鷹流極濃牛肉麵+鷹流牛肉拌麵+鹽味超級濃2929牛肉沾麵/480+380+500

▎配置:無調整

▎延伸:#鷹流


★詳細營業時間、品項請參照粉專或社長個人帳號PO文


以前最早開始吃拉麵的時候,能碰到社長都是有出限定的時候才會看到社長!

而從小櫻、梓山、飛鷹、和創皆能長時間看到社長常駐一段時間,基本上就是新品牌最開始的時候都會有社長坐鎮,現在社長則是回到台灣本店坐鎮並且推出「牛和香」的品牌。


只要門口有掛上牛骨頭飾就是販售牛和香的品項,反之沒掛就是本店原有的品項。店外有座位供排隊等候使用,超過人數則會排至對面不影響人行道部分,而排隊方向就要留意一下方向,不要排錯邊了。


店內入口就是食劵機,店走L型吧檯座位,共10個位置,也有提供廁所,座位後方則有置物籃可以使用。

桌上的調味料是重點,有:蒜泥、特製辛子調味料、弓削多特製調味料,其中弓削多這個是鷹流社長獨有!從早期弓削多限定就知道鷹老跟社長熟識,也請來台灣共同出現定過,當時還有生榨醬油供紀念。


我沒有參與到早期蘭丸還有弓削多的時期,所以後續限定就有追上,而桌上這個就是發酵醬油的原料產物。

吃麵過程中加入湯內,可以增添風味,豆的發酵香氣和醬香真的很特別~


而牛和香基本就兩種口味:鹽味、醬油,然後品項則有:拉麵、扮麵、沾麵,排列組合和牛肉不同就是牛和香的菜單。

另外牛和香的定番定價也蠻高的,最基本的拌麵就是380起跳到500以上的價格都有。


拉麵部分不少人會選圈圈的品項,不過圈圈的品項是沒有和牛叉燒的,除非加點。所以想嘗試和牛叉燒的麵友,建議選最一般的480的品項,會有一片然後搭配其他種牛肉。

社長在出餐的時候也會告知今天有使用什麼牛的部位,讓你吃的時候感受一下差異,也是牛和香的樂趣之一。


一入店內其實就能聞到一股牛油的酥香,原來就是每一碗出餐前都會淋上熱油用高溫逼出香氣,有夠香也有夠熏(讚嘆意味



▎鷹流牛肉拌麵:

拌麵的版本差異就是牛肉的部分,比較貴的780是使用日本黑毛和牛。


拌麵會先在碗內放醬底後放一點湯,也有用美乃滋淋在麵上。

最後放上叉燒配料白蔥段和牛油,吃之前社長有提醒要先拌開後再吃。


麵條是熱麵,軟Q搭配油的香氣、蛋黃和醬底混湯頭後中和的滑順,製作上感覺會很油膩口,其實不會且好吃!

牛香些微,過程還可以使用桌上的調味料如:蒜泥,增添改變風味。

我有嘗試加弓削多也變得有一點發酵酸,蠻有趣的~


蒜頭有處理調味過,帶些微的咖哩風味不嗆辣且綿密,蠻好的配料,也是亮點之一~



▎醬油鷹流極濃牛肉麵:

拉麵版本的差異,就是圈圈和一般的呈現,差異在圈圈會多一顆生蛋黃,但是叉燒沒有和牛。

一般版本沒有生蛋黃,但是有一片和牛叉燒和當天不同部位的牛肉叉燒,我吃的那天有:美國肋眼、五花、板腱。


香味油是最後才淋上去,所以會有熱油逼出的香氣和聲音竄出,五感體驗!


湯頭非常濃且油很厚重,帶有牛特有的風味但是不過也不騷,醬油風味為主且不重,整體湯雖然油濃,但是喝起來卻很順口。

桌上的蒜泥、弓削多、辣油的都是很棒的轉味或是增添風味的配角。


而我塩味版本的風味是吃沾麵,吃完後覺得我我比較喜歡醬油的呈現;不過有麵友說拉麵塩味比較出色,沾麵則是醬油,就待我下次試試看了。



▎鹽味超級濃2929牛肉沾麵:

沾麵麵條因為煮的時間比較久,所以翻桌會比較慢且會有沾湯和麵會分開上的狀況。


麵量預設蠻多的,單吃口感很棒,不過因為沾湯因為高溫且油多所以保溫,麵一入湯後就馬上從冰涼變成溫的,口感瞬間就沒那麼好且帶有一點粉感,稍嫌可惜。


沾湯鹽味的部分,牛特有的風味被鹽醬底的風味修飾的圓潤舒服,但是風味就是比較沒那麼強烈,加上沾湯油度蠻高的,所以吃到中後段後會開始膩感浮現...


我後續有嘗試加弓削多,是有改變一點風味,但是鹹度也被拉高了,沾麵不建議使用;但是蒜泥加入後,又是一個新天地,建議加蒜泥來改善。


沾麵有提供小飯,麵吃完後可以加湯汁進去拌飯吃。

小販上也有淋上滷汁,那天社長還多夾一個牛筋給我,感謝社長招待!

食記圖片 食記圖片 食記圖片 食記圖片 食記圖片 食記圖片

還沒有評價,快來成為第一個評價的人!

已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