▎店家:麵屋壹慶
▎區域/鄰近地點:台北市/大同大學
▎拉麵名稱/價格:醬油清湯特盛/220
▎配置:無調整
★一人一張點餐單
★桌上調味罐很辣,請酌量使用
麵屋壹慶主打的是[泡系]的豚骨湯頭,也是開啟目前台北拉麵泡系的領頭羊。
泡系在關西地區是屬於新流行的品項,一些關西近期的名店泡系作為主打的也不少。
泡系讓整個麵的口感更有趣,類似拿鐵上頭的奶泡一樣,多了份綿密!讓品嘗湯頭的時候多了份不同以往的感受外,還有保溫的效果。
泡系的呈現方式也有幾種方式,麵友有興趣可以觀察一下台灣目前的泡系做法。
不過,壹慶我最喜歡的品項反而是:「醬油拉麵!」
蠻可惜的是醬油相對蠻少人點的,像那天跟我同時段的只有我一個人是點醬油而已。
台北目前醬油拉麵中,壹慶這一碗會是我的首選之一!
這碗醬油非常深得我心,不論是味道、擺盤呈現還是價格。
其中擺盤的部分真的很突出,可以媲美日本目前很多醬油、清湯系列的拉麵呈現。
好的擺盤會讓人覺得這不只是一道料理,更可以是件藝術品般的重要阿!
不過,點醬油才比較能強烈感受,尤其那個麵條的部分,賞心悅目阿~ :D
但是今天想吃比較豪華的特盛版本,雖然也不錯,但是還是沒有預設的擺盤方式來的美。
特盛版本和一般的差異在多了:溏心蛋、雞腿叉燒*1、雞胸叉燒*3
壹慶的醬油這碗對我來說除了擺盤外,最有趣的重點在味道的轉變,像是一首起承轉合樂曲!
醬油的醇味香氣融合著魚介類的味道且和山椒與紫蘇的不斷交織,是譜出這碗讓我陶醉味道的基底,這就是壹慶的醬油拉麵會讓我一段時間就想念的原因~
麵體是扁平的細麵,軟硬度適中偏軟些。
我自己覺得這碗這樣呈現比較剛好一致,不會有湯麵分離的感覺。
雞腿叉燒很厚實,雞胸肉呈現也是厚切,豬肉叉燒口感吃起來很像在吃火腿,很嫩很好吃,而且沒有低溫叉燒不好咬的筋的問題,調味上也不蓋過湯的味道。
那坨藥味上放上鴨兒芹點綴,我個人是建議吃到一半後在把這坨藥味給拌入湯內;因為太早拌,一開始醬油湯的味道會少品嘗到,且回不去了!
藥味,是這碗最大的重點!
扮演著副歌讓人記憶深刻的角色,除了當作轉味外,口感上也會多了層次(洋蔥和蘿蔔泥的關係)。
而藥味下方還有紫蘇葉,如果喜歡紫蘇味道的麵友建議可以多在湯內!這樣紫蘇特有的香氣會慢慢融入湯內,隨著時間慢慢地浮現出來。
桌上的黑七味可以少量添加,再轉換帶有辛香的味道。
如果麵友們照著上面我自己的吃法來吃的話,彷彿在享受一場味覺的饗宴,從頭到尾絕無冷場!
而且每個片刻感受都會有所不同,推薦給各位。
還沒有評價,快來成為第一個評價的人!
註冊後即可撰寫食記和短評